现如今互联网圈儿里的各种口水战似乎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隔三差五地就蹦出来刷刷话题榜。而这两天大家的关注焦点无疑是乐视、小米这两家“友商”之间展开的口水战。
起因和经过这里我也就不再多说,无非就是一方质疑另一方“不按套路出牌”、“忽悠消费者”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而被质疑方也会拿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去反击质疑方,然后剧情翻转再翻转……
“战事”的日渐升温自然也引来了不少人围观看热闹,而双方公关团队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在微博上也是各种大秀肌肉。虽然对于普通消费大众来讲,双方的口水战只不过是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我个人看来双方这种近乎“博眼球”的做法却让不少传统电视厂商感到分外眼红。
我这可不是凭空臆想,前几天还和一个在传统电视厂商工作的同学聊起乐视、小米互相掐架的事儿,他也向我吐槽说所有的人都去关注这两家口水战的事儿了,感觉其它电视厂商都快被遗忘在脑后了。
不可否认,乐视、小米都出生在互联网最风光的时代,站在这样利好的风口上,想不发展也难。
举个简单例子,乐视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将自己电视的销量从0提升到了100万台。你可别光看数字只有区区100万台,要知道电视这东西可不比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到现在我家还有一台29英寸的CRT显像管彩电呢),即便是再便宜的两、三千元的电视也得至少服役三年了吧,这还不算国内外做电视的大佬们(三星、索尼、TCL、长虹等)的竞争。刚刚起步的电视品牌能做到现在这样,的确是深谙当下互联网的玩法。
今天我并不想跟风讨论乐视所谓的生态闭环和小米的这种聚合开放哪个更好,但更想弄明白另外一个问题,为何电视行业的变革不是出自更懂电视的内部,而是让像乐视、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抢先一步?
在我看来,除去传统电视厂商自身的生产、销售模式与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脱节”之外,一直没有去花费大力气解决用户购买电视后所遇到的最核心的消费痛点,也就是电视内容方面的问题。
而像乐视、小米这样的企业之所以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在电视行业里取得另人眼红的成绩和声量,除了营销方式和粉丝经济外,他们也确实是在解决用户消费痛点方面做了足够的准备。
乐视如今已经基本形成了“内容+平台+终端+应用”的生态体系,而小米也会通过10亿美元的重金投入来构建自己的开放聚合平台,可以预见的是两家今后还将会在电视方面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内容给用户,再加上硬件成本低于传统电视产品,放在谁的面前都是极具诱惑力的。即便这些内容是需要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来获得。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传统电视厂商已经失去了翻转局势的可能?其实也并非如此,像前面提到的电视内容方面的构建也不仅仅局限于乐视、小米这样的形式、形态,完全可以寻找其它突破点进行“自救”。
TCL联手爱奇艺、创维与阿里合推互联网电视子品牌酷开TV等等,传统电视厂商也正在向互联网转型做出不断尝试。另外,传统电视厂商也可以进行一些联合,利用各自在供应链、线下渠道乃至海外市场的优势,并在内容、平台上进行互通有无的合作,传统电视厂商的二次成长也并非没有可能。所以说,眼红别人也没有用,还是赶紧摆正态度潜下心来做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