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破解“三农”新问题
——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2月1日,新世纪以来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一号文件提出了哪些新思路和新举措?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探寻农业转型新路径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近年来,我国粮食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着一系列新的课题亟须破解。
目前,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农业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同时,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模式亮起“红灯”,农业发展面临的空间越发狭窄。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国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用新的思路破解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中央农村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一号文件提出,把农业发展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指出,一号文件在第一部分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详细阐释和论述,从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农业生态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很多详细的举措和部署,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从内部发力到内外联动: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占农民收入大头的打工收入和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难度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45.3%,家庭经营纯收入占42.6%,其中种植业收入占24.6%。
“我们看到,种植业对农民增收贡献已经降到四分之一以下,这种情况下,农业支持政策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成为一个新的挑战。”陈锡文分析说,农民增收要有更宽的视野,不仅要在农业内部拉长产业链,更要注重内外联动,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外部环境上,一号文件提出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来促进农民增收。”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富指出,在农业投入中,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不仅要把财政支农的蛋糕做大,而且要在加强资金整合、提高使用效率上下功夫。因此,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意义深远。
“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外部增收渠道。”秦富说,要从初级的农业种养业催生和拓展出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环节,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打造“第六产业”。